找到相关内容1024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东晋慧远法师《法性论》义学的还原

    有」、「既有而无」、「有而在有」、「无而在无」) ,而以「非有」、「非无」终。 故由论法观之,〈法性论〉确是般若的一脉。第三 〈法性论〉义学的间接还原第一节 僧肇与刘遗民所涉及的〈法性论〉...亦不局限于庐山的范围,第三第二节所述,东晋义学名字谢敷论空亦沿用〈法性论〉的内容。 乃至对后世而言,〈法性论〉在中国南北佛教界皆可见其影响。 在北方的影响见于北凉。北凉佛教的极盛以昙无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673948.html
  • 国立故宫所藏《善逝宝经广示日光目录》述要

    zhes-bya-bavi rgyud-kyi rgyal-po)、《秘密宝珠明点本续》(gsang-ba nor-buvi thig-levi rgyud)等。  第三 行续(spyod-pavi ...太子,之后出家、成道、转法轮、现涅盘相,其所说的法语经三次结集写成经卷,并由精通五明的班智达们造论解释法语之密意。  第三略说佛教在西藏宏传的情况:在《无垢光天女授记经》(lha-mo dri-ma ...

    胡进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4773957.html
  • 阿毗达磨泛论

    阿毗达磨论之研究」一三四页,依荻原云来  之说,以囗勒为南方毗昙。今勘智论所解,其说未  可信。  (注 12)身子是舍利弗旧译,五法指五分而言。  (注 13)参照「阿毗达磨论之研究」第二篇第三。  (...皆以身义及  185页  六分为第一类,舍利弗为第二类,囗勒为第三类。但丽藏本  ,意云﹕前三种为三类,第四囗勒广比诸事以类相从非阿毘  昙(注10)。今考智论第十八卷云﹕入三种法门观察佛语﹕一  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074032.html
  • 般若的两种论式----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

    参考尤惠贞《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》第三。  页21  空即究竟了义,这也就是说他认为不能有更进于龙树般若义的诠表方  式了(注8)。换言之,这也等于间接否决了天台的教路。  当然,印顺法师的判教也未必...了体法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注4 此义为牟宗三先生所掘发,详论见《佛性与般若》第一部第四  引言部,页179-182。  注5 这意思印顺法师在《大乘起...

    谢大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274037.html
  • 陕西慈善寺石窟第2窟的佛像构成再考察

    阿弥陀佛的起源》,第126~127页,山喜房佛书林,1993年。  [4] 1993年,香川孝雄出版了《净土教成立史的研究》,在第三(极乐净土论)第三即(极乐起源诸说)中,全面地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,...三百余处,此则生天之应显然也。’上览而且悲且喜”。  又清顺治《麟游县志》卷二《祠祀第三》载:  “慈禅寺在县东三里,崖下石龛中有唐永徽四年镌刻石佛像,特工致”。  根据以上文献记载,慈善寺应该是一所和...

    白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574434.html
  • 廖肇亨: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(2)

    绵密,在此无法细说。关于这点,详参拙著《明末清初の文艺思潮と佛教》(东京: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博士论文,2001)第三第二节〈古文辞派の场合—「悟」を诗论の枢要として〉。  74. 方以智〈周远害诗引〉,...遗民逃禅之风研究》(台北: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,1994)第6第2节〈逃禅遗民文学主张之一—以方以智「节宣说」为讨论中心〉。  86. 《礼记.孔子闲居》:「乐之所至,哀亦至焉,哀乐相生。」...

    廖肇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274728.html
  • 柬埔寨佛教史

    则似有不及。(《印度支那文明史》,第112-113页。)   第三 安哥时期的佛教   (公元802-1432年)   第一节 安哥时期的佛教   耶跋摩二毒性是安哥王朝的开创者,柬埔寨国家...完全为真腊兼并。(崔贵强编著《东南亚史》,第29页,第58-59页。)   第二 真腊时期的佛教   (公元550~802年)   真腊(Chenla)一名的由来,至今尚未能考定确当的说明,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05976895.html
  •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思所成地体义伽他经论对照(上篇)[1]

    ’中对这些伽他作过一翻论列及研究,指出每一首伽他的出处,并引南传的巴利文偈颂与瑜伽论中的中译互相比较;此外日本佛教学者保坂玉泉亦曾在《唯识诸经论组织系统》[9] 第三‘瑜伽师地论所引诸经论对照表’中...应说想众生,依应说安住;不了知应说,而招集生死。   若了知应说,于说者无虑;由无有此故,他不应讥论。   第三颂:贪   欲贪所摧蔽,我心遍烧然;惟大仙哀愍,为说令寂静。   由汝想颠倒,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278953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2)

    ,实在是少之又少,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是难得的一本。   (3)“无中生有、有却成无”的“选择本愿”(第三〈本愿〉)   善导大师把《无量寿经》第十八愿文的“十念”改为“十声”已如前述。又,法然把善导大师劝人不要“舍专修杂”改成了“舍杂修专”,而把往生的因行定为“唯有称名一行”。法然在此基础上,于第三〈本愿〉中,针对《无量寿经》阿弥陀佛的本愿,发明了一个奇特的诠释。   《无量寿经》卷上,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679198.html
  • 敦煌经变画研究论著目录

    ,《敦煌画的研究》第三第四节   赵声良:莫高窟第61窟炽盛光佛图,《西域研究》1993年第4期   孟嗣徽:炽盛光佛变相图图像研究,《敦煌吐鲁番研究》第2期,1997年   李海东:西夏绘画...小野玄妙的原因。如专著《佛教の美术と历史》(金尾文渊堂,1937年。注意区别其1916年由佛书研究会出版的另一本专著《佛教之美术及历史》)第一篇“大乘美术十讲”之第六为《弥勒上生经变与下生经变》,但...

    王惠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180124.html